来源:复禾健康
257人阅读
母乳性黄疸可能与遗传因素、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高、母乳喂养不足、新生儿肠道菌群建立延迟等因素有关。
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与母乳喂养相关。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较弱,使胆红素水平升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较高时,会分解胆红素使其被肠道重吸收,导致黄疸加重。母乳喂养不足时,新生儿摄入量减少,排便次数减少,胆红素排泄受阻。新生儿肠道菌群建立延迟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使黄疸持续时间延长。母乳性黄疸通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但新生儿一般状况良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满意。
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应保证充足喂养,增加排便次数,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蓝光治疗或暂停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