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79人阅读
血管破裂可能由外伤、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炎、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血管破裂通常表现为局部出血、淤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休克或器官功能障碍。
1、外伤外力撞击、切割伤或穿刺伤可直接导致血管壁完整性破坏。轻微外伤可能仅引起毛细血管渗血,表现为皮下淤青。严重外伤如车祸伤、高处坠落伤可造成大血管撕裂,需紧急压迫止血并就医。外伤性血管破裂常伴随肿胀、活动受限,开放性损伤需清创缝合。
2、高血压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使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壁弹性纤维断裂。血压骤升时易发生小动脉破裂,常见于脑部血管引起脑出血,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高血压患者应规律监测血压,避免情绪激动,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3、动脉硬化血管壁脂质沉积形成斑块会使管腔狭窄,斑块破裂时诱发局部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可导致心肌梗死,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治疗。动脉硬化患者需控制血脂,限制动物内脏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4、血管炎自身免疫异常攻击血管壁可引起血管炎,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病等。炎症导致血管壁脆性增加,轻微刺激即可破裂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紫癜、鼻衄,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控制炎症。血管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磕碰。
5、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或肝病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轻微外伤即可引发深部肌肉血肿或关节腔积血,需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者需定期监测INR值,避免与阿司匹林联用。凝血异常患者应使用软毛牙刷,避免剧烈运动。
预防血管破裂需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血压并限盐,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定。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增强血管韧性,多吃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避免突然用力或剧烈运动,老年人起身需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若出现不明原因皮下大面积淤斑、呕血或便血,应立即就医排查血管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