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62人阅读
脑血栓形成后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规律用药、心理疏导、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护理。脑血栓形成通常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脑血栓患者需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优先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燕麦等,有助于调节血脂。优质蛋白可从鱼类、豆制品中获取,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血糖波动。
2、适度运动病情稳定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如床边坐起、平衡练习等,逐步过渡到步行训练。运动强度以不引发心悸、气促为宜,每日可分次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慢走等,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3、规律用药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合并高血压者需规律监测血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服药期间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黑便等异常表现。
4、心理疏导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家属应鼓励参与社交活动,通过音乐疗法、兴趣小组等方式改善心理状态。认知功能障碍者可进行记忆卡片训练、数字游戏等认知康复锻炼,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师干预。
5、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拍背,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进食时采取半卧位避免误吸,吞咽困难者可选择糊状食物。定期监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迹象,如腿围增粗、皮温升高等,发现异常立即就医。
脑血栓患者护理需注重整体性与个体化结合。日常保持环境安全无障碍物,浴室加装防滑垫。每周监测体重变化,记录血压血糖数据复诊时供医生参考。戒烟限酒,保证7小时睡眠。季节交替时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血管痉挛。若出现言语含糊、肢体无力加重等表现须即刻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