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73人阅读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指肾盂与输尿管交界处出现结构性或功能性狭窄,导致尿液排出受阻的泌尿系统疾病。该病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结石或手术损伤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腰部胀痛、血尿、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
1、先天性因素胚胎期输尿管芽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连接部肌层排列紊乱或纤维组织增生。这类患者常在儿童期出现症状,超声检查可见肾盂积水。轻度狭窄可通过定期复查观察,中重度需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等手术治疗。
2、炎症刺激慢性肾盂肾炎或结核等炎症反复刺激可造成局部瘢痕挛缩。患者多伴有发热、尿频等感染症状,尿培养可检出致病菌。急性期需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颗粒等抗感染治疗,瘢痕性狭窄则需手术解除梗阻。
3、结石嵌顿肾结石下移卡压在连接部可引发机械性狭窄,典型表现为突发肾绞痛伴肉眼血尿。CT尿路成像能明确结石位置,小于6毫米结石可服用排石颗粒配合饮水运动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
4、医源性损伤输尿管镜操作或开放手术可能造成连接部黏膜损伤,后期形成瘢痕狭窄。术后出现腰痛加重需警惕,可通过输尿管支架管置入缓解症状,严重者需再次手术修复。
5、特发性狭窄部分患者无明确诱因出现连接部蠕动功能障碍,造影显示造影剂排泄延迟。可尝试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改善输尿管蠕动,无效时需考虑输尿管再吻合术。
确诊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需结合超声、CT尿路成像或逆行造影等检查。日常应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及剧烈运动。出现持续腰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长期梗阻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可逆损害。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预防性使用银花泌炎灵片等中成药有助于减少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