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23人阅读
脑出血皮下出血可通过卧床休息、冷敷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脑出血皮下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外伤、凝血功能障碍、动脉瘤破裂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避免头部剧烈活动加重出血。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床头抬高15-30度以降低颅内压。密切监测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出现头痛加剧或呕吐需立即就医。
2、冷敷处理外伤导致的头皮血肿可局部冷敷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使用冰袋时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72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禁止揉搓出血部位,观察是否出现意识模糊等颅内出血征兆。
3、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氨甲环酸注射液控制纤溶亢进,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凝血功能。脑保护剂如依达拉奉注射液可减轻神经损伤,硝苯地平控释片用于控制基础血压。禁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4、手术治疗血肿量超过30毫升或出现脑疝时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引流术适用于基底节区出血。脑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者可实施介入栓塞术,动静脉畸形可选择伽玛刀治疗。术后需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5、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逐步开展肢体功能锻炼,从被动关节活动过渡到主动坐站训练。吞咽障碍者需进行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练习,语言功能受损应尽早介入发音重建。认知康复包括注意力、记忆力专项训练,全程需康复医师指导。
恢复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血压骤升,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术后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每3个月复查头颅CT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