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25人阅读
白血病患者需要注意预防感染、定期监测血常规、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均衡饮食、严格遵医嘱用药。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暴露、病毒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典型表现为贫血、出血倾向、反复感染等症状。
1、预防感染白血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每日通风换气,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注意口腔卫生,餐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皮肤破损应及时消毒处理,体温超过38℃需立即就医。粒细胞缺乏期可考虑入住层流病房。
2、监测血象治疗期间每周需复查血常规,重点关注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值。化疗后7-14天可能出现骨髓抑制期,当血小板低于20×10⁹/L时需预防性输注血小板,血红蛋白低于60g/L应考虑输血支持。长期服用靶向药物者还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3、避免创伤血小板减少会增加出血风险,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可能造成外伤的活动。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禁止抠鼻、用力擤鼻涕。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或牙龈出血时需及时就医。严重血小板减少时需绝对卧床,如使用伊马替尼等药物可能加重出血倾向。
4、营养支持建议采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模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需达到1.2-1.5g/kg。化疗期间可少量多餐,优先选择鸡蛋羹、鱼肉泥等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及坚硬食物,水果需去皮食用。出现口腔溃疡时可改用营养补充剂,如安素、能全素等医学营养品。
5、规范用药必须严格按时服用化疗药物如阿糖胞苷、柔红霉素等,不可自行调整剂量。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片需固定时间服用,避免与葡萄柚同食。服用泼尼松片期间需监测血糖血压,使用环孢素软胶囊要定期检测血药浓度。所有药物变更均需经血液科医生评估。
白血病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保持积极心态,可通过音乐疗法、正念训练缓解焦虑。治疗期间建议记录体温、出血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家庭成员应学习基本护理知识,共同参与患者的营养管理与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