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16人阅读
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食疗等。慢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虚劳等范畴,多由脾肾亏虚、水湿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引起,需根据证型辨证施治。
1、中药汤剂中药汤剂需根据证型配伍使用。脾肾气虚型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含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药物;脾肾阳虚型可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含附子、茯苓、白术等温阳利水药物;肝肾阴虚型常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含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滋阴补肾药物;气阴两虚型可用参芪地黄汤,含人参、黄芪、熟地黄等益气养阴药物。需由中医师辨证后开具个体化方剂。
2、中成药临床常用中成药包括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肾炎康复片等。金匮肾气丸含附子、肉桂等成分,适用于肾阳不足型;六味地黄丸含熟地黄、山茱萸等,适用于肾阴亏虚型;肾炎康复片含黄芪、当归等,具有益气活血功效。使用中成药需严格遵循说明书,避免自行用药。
3、针灸针灸常选取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肾俞穴可益肾气,脾俞穴能健脾胃,足三里调理气血,三阴交健脾化湿。可采用温针灸或电针刺激,每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1疗程。针灸能改善肾功能,但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感染风险。
4、推拿推拿手法包括按揉肾俞穴、摩腹、捏脊等。按揉肾俞穴可用掌根顺时针轻揉3-5分钟;摩腹以神阙穴为中心顺时针环形按摩;捏脊自尾椎至大椎穴提捏皮肤3-5遍。推拿能促进气血运行,但急性发作期或重度水肿者禁用。
5、食疗食疗需根据体质选择。脾肾阳虚者可食用山药粥、羊肉汤等温补食物;肝肾阴虚者宜用枸杞粥、黑芝麻糊等滋阴之品;水肿明显者可用赤小豆鲫鱼汤利水消肿。日常应限制盐分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饮食清淡有营养。
慢性肾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时需长期坚持,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若出现严重水肿、血压急剧升高或血肌酐快速上升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中医治疗期间仍需遵医嘱进行必要的西医对症处理,不可擅自停用降压药等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