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63人阅读
老年人耳聋可通过佩戴助听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听觉训练、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老年人耳聋通常由年龄增长、噪声暴露、耳部感染、耳毒性药物、遗传等因素引起。
1、佩戴助听器助听器是改善老年人听力损失的常见方式,适合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助听器通过放大声音帮助患者更好地接收外界声音信号,提高言语识别能力。选择助听器前需进行专业听力检测,由验配师根据听力损失程度调试合适参数。使用过程中需定期清洁维护,避免耳道感染。
2、药物治疗对于突发性耳聋或由炎症引起的传导性耳聋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改善微循环的银杏叶提取物片、营养神经的甲钴胺片、抗炎的泼尼松片等。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药物对噪声性耳聋和老年性耳聋效果有限,主要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3、手术治疗部分传导性耳聋患者可通过鼓室成形术、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手术方式改善听力。鼓室成形术适用于中耳病变导致的传导障碍,人工耳蜗则适合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手术需严格评估适应症,术后需进行听觉康复训练。老年人手术需综合考虑全身状况和手术风险。
4、听觉训练听觉训练有助于提高残余听力利用率和言语理解能力。训练内容包括声音定位、语音识别、噪声环境下的听力练习等。可配合使用专门的听觉训练软件或由康复师指导进行。坚持训练能帮助大脑重新适应和处理声音信号,尤其对助听器使用者和人工耳蜗植入者效果显著。
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耳聋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有关,可采用针灸、耳穴贴压、中药调理等方法。常用穴位包括听宫、翳风、太溪等。中药常用益气聪明汤、耳聋左慈丸等方剂。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疗程较长,适合作为辅助疗法。治疗期间需配合饮食调养,避免过度劳累。
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耳聋类型和程度后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保持规律作息。家属与患者交流时应放慢语速、吐字清晰,必要时配合手势和文字辅助。定期复查听力,根据听力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等营养素,有助于延缓听力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