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70人阅读
糖尿病肾病透析一般能降肌酐,透析是清除血液中肌酐等代谢废物的有效手段。糖尿病肾病可能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
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时,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此时透析治疗通过人工替代肾脏功能,利用半透膜原理将血液中的肌酐等小分子物质清除到透析液中,从而降低血肌酐水平。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可实现这一目标,其中血液透析效率更高,通常每周需进行2-3次,每次4小时左右;腹膜透析则通过腹腔透析液交换持续清除毒素,每日需进行3-5次换液操作。
部分患者在透析初期可能出现肌酐下降不明显的现象,这与个体残余肾功能、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随着透析疗程推进和方案调整,多数患者肌酐水平可逐渐趋于稳定。需注意的是,透析后肌酐值虽降低,但并不能逆转肾脏损伤,仍需配合血糖血压管理、限制蛋白质摄入等综合治疗。
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期间应严格遵循医嘱控制水分和电解质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饮食需保证足够热量但限制高磷食物,可选择低蛋白米面、新鲜蔬菜等。同时注意动静脉瘘或腹膜透析导管的护理,避免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电解质及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及时调整透析方案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