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36人阅读
食物中毒可通过催吐、补液、禁食、药物治疗、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食物中毒通常由细菌污染、毒素摄入、化学物质、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催吐在进食可疑食物2小时内且意识清醒时,可饮用温盐水或按压舌根催吐,减少毒素吸收。但腐蚀性毒物中毒、昏迷患者禁止催吐。误食强酸强碱需立即饮用牛奶或蛋清保护胃肠黏膜。
2、补液腹泻呕吐会导致脱水,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时,可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3、禁食急性期需禁食8-12小时,待呕吐缓解后从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开始。避免食用奶制品、高纤维食物。恢复期选择易消化的面条、馒头等低脂少渣食物。
4、药物治疗细菌性中毒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片、诺氟沙星胶囊等。病毒性腹泻可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
5、就医治疗出现持续呕吐、血便、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洗胃、静脉补液或抗生素治疗。保留可疑食物样本便于检测病原体。
预防食物中毒需注意食材新鲜度,生熟分开处理,肉类彻底加热。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避免食用野生蘑菇、河豚等高风险食物。定期清洁冰箱,剩菜冷藏不超过24小时。出现可疑症状及时记录进食史,严重时拨打急救电话。恢复期2-3天内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加重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