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69人阅读
夏季宝宝预防中暑可通过保持环境凉爽、合理补充水分、穿着透气衣物、避免高温时段外出、观察异常症状等方式实现。中暑可能与高温高湿环境、脱水、衣物过厚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发红、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症状。
1、保持环境凉爽室内温度建议控制在26-28摄氏度,使用空调或风扇时避免直吹,定时开窗通风。高温天气可拉上窗帘减少阳光直射,地面洒水辅助降温。若使用空调,需定期清洁滤网,避免冷热交替过频导致宝宝不适。
2、合理补充水分母乳喂养的婴儿按需哺乳,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在两餐之间补充少量温开水。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当饮用稀释的鲜榨果汁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含糖饮料,观察尿量及颜色,若尿液呈深黄色需增加补水量。
3、穿着透气衣物选择纯棉、竹纤维等透气材质的浅色衣物,衣物厚度以成人穿着舒适为准。外出时可佩戴宽檐遮阳帽,颈部搭湿毛巾辅助散热。避免使用塑料材质的隔尿垫,睡觉时改用纱布质地的凉席。
4、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时段尽量留在室内,必须外出时选择阴凉处活动。婴儿推车需安装遮阳篷并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用毯子完全遮盖推车导致热量积聚。车内温度超过26摄氏度时不应单独留宝宝在车内。
5、观察异常症状注意宝宝是否出现拒食、嗜睡、前囟凹陷等脱水征兆,皮肤触摸发烫但无汗需警惕热射病。发现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同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水分。
家长需每日为宝宝测量体温2-3次,辅食添加阶段可适当增加西瓜、黄瓜等含水量高的食物。外出时随身携带退热贴和便携小风扇,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饮用冰水。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延误处理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损伤。日常可准备十滴水、人丹等防暑药品,但使用前需咨询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