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66人阅读
脸色发黑可能与睡眠不足、营养不良、日晒过度、肝病、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作息、补充营养、防晒、就医检查等方式改善。
1、睡眠不足长期熬夜或睡眠质量差会导致皮肤代谢减缓,黑色素沉积。表现为面部暗沉无光泽,可能伴随眼周浮肿。建议保持每天7-8小时规律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枣仁安神胶囊改善睡眠。
2、营养不良缺乏铁、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会引起贫血性面色晦暗,常见于挑食或节食人群。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日常可适量进食猪肝、菠菜、黑芝麻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必要时服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补充。
3、日晒过度紫外线刺激会激活酪氨酸酶活性,促使黑色素合成增加。表现为面部肤色不均,可能伴有晒斑。外出应涂抹SPF30以上防晒霜,佩戴遮阳帽。晒后可用芦荟胶舒缓修复,严重色素沉着需就医进行激光治疗。
4、肝病因素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肝病面容。通常伴随巩膜黄染、蜘蛛痣等症状。需完善肝功能检查和肝脏超声,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保肝药物。
5、内分泌失调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引起促黑素细胞激素分泌紊乱。可能伴有体重骤变、月经不调等表现。需检测激素六项和甲状腺功能,确诊后可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调节。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日晒。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未改善,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建议及时到皮肤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长期面色发黑者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使用含汞超标的美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