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17人阅读
心肌梗塞后生存时间差异较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长期生存,具体与梗死范围、救治时效、基础疾病控制等因素相关。
心肌梗塞后存活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及时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发病后6小时内完成血管开通可显著减少心肌坏死面积。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配合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有助于防止血栓再形成。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改善预后。
少数大面积心肌梗塞或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预后较差,发病24小时内死亡率较高。未及时接受介入治疗或存在多支血管病变时,可能反复发生心血管事件。老年患者伴随慢性肾病、肺疾病等基础病时,康复过程更为复杂。心脏骤停复苏后的患者需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预防猝死,这类情况生存期相对较短。
心肌梗塞后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骑自行车,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每3-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CT或运动负荷试验。出现胸闷气短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