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73人阅读
体温不到35度属于低体温症,可能存在一定危险。低体温症可能与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感染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判断风险程度。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导致的体温下降,可能伴随寒战、皮肤苍白、反应迟钝等症状。此时应及时脱离寒冷环境,更换干燥衣物,饮用温热饮品帮助复温。若伴有意识模糊或心律失常,需立即就医。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低体温通常发展缓慢,可能伴随乏力、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需通过血液检查确诊并接受激素替代治疗。严重感染如败血症也可能导致体温不升,常伴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需紧急医疗干预。
新生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群体体温调节能力较弱,体温低于35度时更易出现危险。这类人群可能出现定向力障碍、言语不清、肌肉僵硬等严重症状,甚至发展为心室颤动等致命并发症。酗酒或服用镇静药物者因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低体温风险显著增加。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或下丘脑损伤患者也可能出现难以纠正的体温过低。
发现体温持续低于35度时,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快速复温。可采取被动复温措施如使用毛毯包裹,同时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若出现昏迷、呼吸困难或复温后体温仍不回升,须立即送医。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潮湿环境,定期体检排查甲状腺疾病等潜在病因。糖尿病患者需警惕低血糖引发的体温下降,外出时携带应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