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96人阅读
体温35.9摄氏度属于偏低但可能处于正常范围。人体正常体温通常为36-37摄氏度,但个体差异、测量方式及环境因素可能导致暂时性偏低。
腋下测量时体温可能比口腔或直肠测量低0.3-0.5摄氏度,若使用电子体温计未规范操作或测量时间不足,可能出现35.9摄氏度的读数。老年人基础代谢率较低、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冬季寒冷环境或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后,体表温度可能暂时性下降。部分人群正常基础体温可长期维持在35.8-36.3摄氏度区间,无伴随症状时不需干预。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基础体温持续低于36摄氏度,常伴随乏力、畏寒、体重增加等症状。严重感染如脓毒症早期可能出现反常低体温,多伴有意识改变或血压下降。下丘脑病变、垂体功能异常等中枢体温调节障碍,可导致难以纠正的体温偏低。长期营养不良或过度节食造成热量摄入不足时,机体产热减少也会引起体温下降。
发现体温35.9摄氏度时应重复规范测量,选择口腔或直肠测量更准确。若伴随寒战、嗜睡、皮肤苍白等异常表现,或持续多日低于36摄氏度,建议就诊内分泌科或全科医学科排查病理因素。日常注意保暖避寒,保证足够热量摄入,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