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23人阅读
体温高于37度是否正常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若测量方法规范且无其他不适症状,体温37.1-37.3度可能属于正常波动;若伴随乏力、头痛等症状或持续超过37.3度,则可能提示异常。
人体正常体温受测量部位、时间、活动状态等因素影响。腋温正常范围为36-37度,口温约36.3-37.2度,肛温约36.5-37.7度。下午体温较早晨高0.5度左右,剧烈运动、进食后或女性排卵期也可能出现暂时性升高。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时需保持5分钟以上,水银体温计需10分钟,测量前应擦干汗液并避免冷热刺激。
病理性体温升高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可能伴随鼻塞、咽痛,肺炎多伴有咳嗽、胸痛;非感染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出现心悸、多汗,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伴关节肿痛。儿童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高热,老年人可能因反应迟钝表现为低热。体温持续超过38度或反复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模糊、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发热期间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体温监测建议固定时间、部位和工具,记录变化曲线供医生参考。不建议自行服用退热药掩盖症状,尤其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