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65人阅读
血色素低可能由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
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血色素低的常见原因,可能与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药物,同时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2、慢性失血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血色素低,常见于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等情况。长期少量失血会使体内铁储备逐渐耗尽,进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患者可能出现黑便、月经量增多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消化道出血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片等药物,同时补充铁剂。
3、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功能障碍可能引起血色素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损,红细胞生成减少。患者可能出现感染、出血倾向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环孢素软胶囊、司坦唑醇片等药物,严重者需造血gan细胞移植。
4、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会导致血色素低,可能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因素有关。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骨髓代偿能力时会出现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脾肿大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脾切除。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引起血色素低,属于造血gan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病态造血导致无效造血和外周血细胞减少。患者可能出现感染、出血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地西他滨注射液、来那度胺胶囊等药物,部分患者需造血gan细胞移植。
血色素低的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定期监测血常规,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不要自行服用补血药物。同时应积极寻找并治疗导致血色素低的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