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21人阅读
口里吐血可能由口腔黏膜损伤、牙龈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肺结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止血处理、抗感染治疗、抑酸护胃、抗结核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口腔黏膜损伤进食尖锐食物或刷牙用力过猛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破损出血。表现为局部刺痛感,血液鲜红且量少。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清洁创面,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若出血持续,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必要时使用云南白药散局部止血。
2、牙龈炎牙菌斑堆积引发的牙龈炎症会导致刷牙时出血,常伴有牙龈红肿。需加强巴氏刷牙法清洁,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细菌,配合甲硝唑口颊片控制感染。长期未治疗可能发展为牙周炎,造成牙齿松动。
3、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反流腐蚀食管黏膜可引起呕血,多伴随烧心、反酸症状。建议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度。医生可能开具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反复出血需胃镜排除巴雷特食管。
4、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用药导致的胃十二指肠溃疡,会出现呕血伴柏油样便。需检测碳13呼气试验,采用四联疗法根除病菌,常用药物包括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大出血时需内镜下止血。
5、肺结核肺部结核病灶侵蚀血管可引起咯血,多伴有低热、盗汗。需进行痰涂片检查和胸部CT,确诊后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咯血量多时需绝对卧床,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出现口吐鲜血应立即停止进食,保持安静体位避免呛咳。记录出血量、颜色及伴随症状,就医时携带既往检查报告。日常需避免过硬过热饮食,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牙龈出血患者每半年进行口腔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