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93人阅读
超分割放疗可能由肿瘤体积较大、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快、正常组织耐受性差、肿瘤位置特殊、复发风险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常规分割放疗、加速超分割放疗、同步加量放疗、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疗等方式治疗。
1、肿瘤体积较大肿瘤体积较大时,常规放疗难以完全覆盖病灶,超分割放疗通过增加单次剂量或缩短间隔时间提高局部控制率。可能与肿瘤血供不足、缺氧细胞比例增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治疗抵抗、局部复发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药物。
2、肿瘤细胞增殖快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对放疗敏感性降低,超分割放疗通过增加照射频次抑制细胞再增殖。可能与癌基因激活、细胞周期调控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病灶进展迅速、标志物升高等症状。可配合使用吉非替尼片、厄洛替尼片、奥希替尼片等靶向药物。
3、正常组织耐受差当肿瘤邻近重要器官时,超分割放疗通过降低单次剂量减少放射性损伤。可能与器官功能代偿能力弱、既往接受过放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黏膜炎、纤维化等症状。可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康复新液、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正常组织。
4、肿瘤位置特殊头颈部、脊髓旁等特殊部位的肿瘤,超分割放疗能更好保护神经血管结构。可能与解剖结构复杂、器官移动度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吞咽困难、神经麻痹等症状。可联合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营养神经。
5、复发风险高对于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肿瘤,超分割放疗通过生物学剂量优势降低复发概率。可能与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治疗后再生长、远处转移等症状。可辅助使用阿霉素注射液、环磷酰胺注射液、异环磷酰胺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接受超分割放疗期间需保持照射区域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暴晒。饮食应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减轻消化道反应。每日监测体温和血常规,出现持续发热或白细胞降低需及时就医。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影像学,随访时间建议2年内每3个月一次,2-5年每半年一次。康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接触辐射源和化学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