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98人阅读
骨髓炎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瘫痪,但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因骨质破坏或神经压迫引发运动功能障碍。骨髓炎多由细菌感染、外伤或血源性传播引起,需通过抗感染和手术干预控制病情。
骨髓炎早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和发热,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等可有效控制感染。当炎症累及椎体或长骨时,可能因骨质破坏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或病理性骨折,此时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出现肢体麻木、肌力下降等症状。对于累及脊柱的化脓性骨髓炎,需通过磁共振明确感染范围,必要时行病灶清除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极少数情况下,耐药菌感染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感染扩散,导致硬膜外脓肿或脑膜炎,此时可能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发截瘫。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需通过血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万古霉素等高级抗生素使用。儿童患者因骨骺未闭合,骨髓炎可能影响骨骼发育,家长需关注患儿步态异常或拒绝负重等表现。
骨髓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病理性骨折,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血沉和C反应蛋白评估炎症控制情况。若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失禁等神经症状,须立即就医进行急诊减压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