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25人阅读
骨折愈合后再次摔倒导致原骨折处红肿,可能与局部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或二次骨折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红肿原因并针对性处理。
骨折愈合后原部位再次受到外力撞击时,局部毛细血管破裂会导致组织液渗出,形成红肿。此时骨骼虽已愈合,但周围肌肉韧带仍较脆弱,轻微外伤即可引发炎性反应。常见表现为患处皮肤发红发热、按压疼痛、活动受限,通常冰敷可缓解肿胀。若红肿持续超过24小时不消退,需警惕骨膜损伤或微小骨裂可能。
少数情况下,强烈外力可能导致原骨折线处发生二次骨折。骨质疏松患者、老年人或愈合初期骨痂强度不足时更易发生。除明显红肿外,可能出现畸形、异常活动或骨擦音,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此时需重新固定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干预。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激素者,还需排除局部感染引发的红肿。
骨折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行走时使用拐杖分担受力。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可适量食用牛奶、西蓝花、虾皮等。按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与肌肉力量。若红肿伴随持续剧痛、皮肤发紫或发热症状,须立即就诊排除血管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