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82人阅读
骨折验血主要用于评估全身炎症反应、感染风险及基础疾病情况。骨折后血液检查通常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电解质、肝肾功能等项目,有助于发现潜在并发症或指导治疗调整。
血常规能反映机体是否存在感染或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感染风险,血红蛋白下降可能与失血或慢性疾病相关。C反应蛋白和血沉是炎症敏感指标,数值异常升高需警惕骨髓炎或深部感染。电解质检查可发现钠钾钙磷等失衡,尤其是多发骨折或长期卧床患者易出现低钙血症。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药物代谢,需调整镇痛药或抗生素用量。部分患者还需检测凝血功能,评估血栓形成风险。
骨折后若伴随发热、伤口渗液、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血液检查对感染判断尤为重要。开放性骨折或术后患者需动态监测炎症指标变化。老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时,血液检查能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某些病理性骨折还需通过肿瘤标志物等检查排除骨转移瘤。
建议骨折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完善血液检查,根据结果调整营养支持方案。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骨骼修复,避免高脂饮食以防血液黏稠度增加。定期复查血液指标可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或感染迹象,尤其对于长期制动的患者需关注下肢静脉血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