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84人阅读
孩子11岁经常感冒可通过增强免疫力、保持卫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接种疫苗、及时就医等方式改善。经常感冒可能与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营养不均衡、病毒感染、过敏体质等因素有关。
1、增强免疫力保证每日充足睡眠,11岁儿童需保持9-11小时睡眠时间。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跳绳、慢跑等有氧活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但须排除结核病等禁忌证。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骤冷骤热环境转换。
2、保持卫生习惯教导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使用七步洗手法持续20秒以上。避免用手直接揉眼鼻口,咳嗽时用肘部遮挡。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清洁门把手、课桌椅等高频接触表面。流感季佩戴口罩,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每周更换消毒寝具,保持居室每日通风2次。
3、调整饮食结构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不少于50克,深色蔬菜200-300克。适当补充含锌食物如牡蛎、核桃,以及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西蓝花。避免过量食用冷饮、油炸食品。可遵医嘱短期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维生素C泡腾片等营养素制剂。
4、接种疫苗按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接种。
5、及时就医若每月感冒超过3次或持续发热超过48小时,需排查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基础疾病。血常规检查可明确细菌或病毒感染,必要时进行免疫功能检测。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病毒感染可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
家长需每日监测孩子体温变化,记录感冒发作频率与症状特点。保持居室湿度在40%-60%,使用加湿器时注意定期清洁。教育孩子养成主动饮水习惯,每日饮水量不少于800毫升。季节交替时提前做好防护,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若症状反复或伴有喘息、耳痛等表现,应及时至儿科或呼吸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