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74人阅读
喉咙里有息肉可通过声带休息、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手术治疗、嗓音训练等方式改善。喉咙息肉通常由用声过度、胃酸反流、吸烟、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
1、声带休息减少说话时间和音量,避免大声喊叫或长时间用嗓。声带休息有助于减轻声带黏膜充血水肿,缓解息肉对声带的刺激。必要时可配合禁声1-2天,让声带得到充分修复。日常交流可改用文字或手势替代发声。
2、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减轻声带水肿,配合西地碘含片缓解局部炎症。若存在胃酸反流可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过敏因素导致的息肉可服用氯雷他定片抗组胺治疗。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3、雾化吸入采用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声带黏膜消除炎症。每日1-2次雾化能缓解声带充血肿胀,改善声音嘶哑症状。雾化后半小时内避免进食饮水,以保持药物局部作用。
4、手术治疗对于体积较大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息肉,需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需严格禁声1-2周,防止创面出血和复发。术后恢复期可配合嗓音康复治疗,逐步恢复正常发声功能。手术需由耳鼻喉科专业医师操作。
5、嗓音训练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和发声位置调整,纠正错误的发声习惯。避免胸式呼吸和喉部肌肉过度紧张,学习正确的共鸣发声方法。可跟随专业言语治疗师进行系统训练,减少声带机械性损伤,预防息肉复发。
日常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戒烟限酒,减少辛辣食物摄入。用嗓工作者应注意劳逸结合,定期进行喉部检查。若出现持续声音嘶哑超过2周,或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随访,监测声带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