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肾小球滤过率偏低是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骨囊肿手术后复发率有多大?
骨囊肿手术后复发率约为15%-20%,术后需定期复查并采取预防措施。骨囊肿术后复发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囊肿类型、手术方式、术后护理等。手术切除是治疗骨囊肿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复发风险仍然存在。术后应遵循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或CT,以便早期发现复发迹象。术后康复期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发生。饮食上应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促进骨骼健康。适当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复发风险。术后心理调适同样重要,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康复。对于复发病例,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如射频消融或注射骨水泥。术后复发率虽然存在,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患者应保持与医生的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长期康复效果。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率高吗?
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靶向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病因可能与基因突变、遗传因素、环境暴露和慢性炎症有关。 1、基因突变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病因之一。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对于携带这些基因突变的患者,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2、遗传因素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家族中有胃肠道间质瘤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建议这类人群定期进行胃镜和肠镜检查,早期发现病变。对于确诊的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需密切随访,防止复发。 3、环境暴露和慢性炎症也可能增加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风险。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质、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损伤胃肠道黏膜,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改善生活方式,减少接触有害物质,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对于已经形成的肿瘤,靶向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近年来有所上升,可能与基因突变、遗传因素、环境暴露和慢性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是关键,手术切除和靶向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密切随访和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肾小球肾炎常用药?
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可通过药物干预控制病情发展,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降压药等。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情况确定。 1、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是常用药物,剂量通常为每日0.5-1mg/kg,口服使用。该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适用于急性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长期使用需注意监测血糖、血压和骨密度。 2、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是常用药物,剂量为每日1-2mg/kg,口服或静脉注射。该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增殖减少肾脏损伤,适用于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复发的患者。使用时需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3、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剂量为每日10-40mg,口服使用。该药物通过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适用于伴有高血压或蛋白尿的患者。使用时需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 4、利尿剂:呋塞米是常用药物,剂量为每日20-40mg,口服或静脉注射。该药物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减轻水肿,适用于伴有明显水肿或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5、抗凝药: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剂量为每日4000-6000IU,皮下注射。该药物通过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肾脏缺血损伤,适用于伴有高凝状态或肾病综合征的患者。使用时需监测凝血功能。 肾小球肾炎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需注意饮食调理,限制盐分和蛋白质摄入,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增强体质。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有助于病情控制。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肾小球肾炎预后如何?
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大多数情况下,通过规范治疗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管理,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1、疾病类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差异较大。原发性肾炎中,微小病变型肾炎预后较好,而膜性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预后相对较差。继发性肾炎如狼疮性肾炎或糖尿病肾病,预后与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2、病情严重程度:早期发现并治疗的肾炎患者预后较好。若出现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预后相对较差。持续的高水平蛋白尿可能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3、治疗及时性: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延缓肾功能恶化。治疗依从性高的患者预后通常较好。 4、并发症管理: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调节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5、生活方式干预:低盐低蛋白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预后。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预防感染,对保护肾功能有重要意义。 肾小球肾炎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蛋白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综合管理,大多数患者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肾小球肾炎能治好吗?
肾小球肾炎可通过药物控制、饮食调节、生活方式改善等方式治疗。疾病可能与感染、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每日5-60mg、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每日50-100mg、降压药如氨氯地平,每日5-10mg。这些药物有助于控制炎症、降低蛋白尿和血压。 2、饮食调节:限制盐分摄入,每日不超过5g;控制蛋白质摄入,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饮食调节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 3、生活方式改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每周3-5次;戒烟限酒。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4、定期监测: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血压等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5、心理疏导: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抑郁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病友支持小组。心理疏导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长期坚持治疗和管理,结合药物、饮食、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干预,定期复查,积极应对,有助于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龋齿 乳溢 膀胱炎 垂体癌 酒糟鼻 环状胰腺 甲状腺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高泌乳素血症 颈部脊髓震荡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