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热毛巾敷额头能退烧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瑞芝清退烧药怎么样?
瑞芝清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主要用于退烧和缓解疼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或过量服用。退烧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的发热症状。治疗发热时应结合物理降温方法,如多喝水、温水擦浴,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1、瑞芝清的主要成分是尼美舒利,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退烧和镇痛作用。其退烧效果通常在服药后1小时内显现,持续时间可达6-8小时。适用于因感冒、流感、感染等引起的发热症状。 2、使用瑞芝清时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长期服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头痛、皮疹等,严重时可能引发肝肾功能损害。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3、物理降温是辅助退烧的重要手段。多喝水有助于促进排汗和排尿,帮助降低体温;温水擦浴可通过蒸发带走体表热量,缓解发热不适。同时,保持室内通风,穿着宽松衣物,避免过度保暖。 4、对于反复发热或高热不退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瑞芝清作为退烧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休息,保持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 瑞芝清作为退烧药物,效果显著,但需谨慎使用,避免不良反应。退烧时应结合物理降温方法,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持续发热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规范治疗,确保健康安全。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敷眼睛是热敷还是冷敷?
敷眼睛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热敷或冷敷,热敷适用于缓解眼部疲劳、干眼症和麦粒肿,冷敷则对缓解眼部肿胀、过敏和急性结膜炎更有效。热敷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冷敷则通过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和肿胀。 1、热敷适用于眼部疲劳和干眼症。长时间用眼会导致眼部肌肉紧张和泪液分泌减少,热敷可以放松眼部肌肉,促进泪液分泌。使用温热毛巾敷在闭上的眼睛上,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对于麦粒肿,热敷可以帮助脓液排出,加速愈合。 2、冷敷适用于眼部肿胀和过敏。眼部肿胀多由外伤或睡眠不足引起,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组织液渗出,缓解肿胀。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眼睛上,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对于眼部过敏,冷敷可以减轻瘙痒和红肿。 3、急性结膜炎适合冷敷。急性结膜炎常伴有眼部红肿和分泌物增多,冷敷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不适。使用冷毛巾敷在眼睛上,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同时注意眼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4、热敷和冷敷的注意事项。热敷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冷敷时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敷眼前后注意手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敷眼睛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症状和医生建议进行,热敷和冷敷各有其适应症和注意事项,正确使用可以有效缓解眼部不适,促进眼部健康。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快速退烧?
快速退烧可以通过按摩大椎穴、曲池穴和合谷穴来实现。大椎穴位于颈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按摩此穴有助于散热;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肘横纹尽头处,按摩此穴可清热解毒;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按摩此穴可缓解发热症状。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适中,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 1、大椎穴是退烧的重要穴位,位于颈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按摩大椎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散热。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适中,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按摩时注意保持呼吸均匀,避免用力过猛。 2、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肘横纹尽头处。按摩曲池穴可以清热解毒,缓解发热症状。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适中,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按摩时注意保持手部温暖,避免受凉。 3、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发热症状,促进身体恢复。具体方法是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适中,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2-3次。按摩时注意保持手部放松,避免紧张。 按摩这些穴位可以帮助快速退烧,但需注意按摩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按摩退烧是一种辅助方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退烧退的低了有危险吗?
退烧退得过低可能存在危险,尤其是体温低于36℃时,可能引发低体温症,需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并就医。退烧过程中,体温过低可能与用药过量、体质虚弱或环境温度过低有关,应避免过度使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时注意保暖和补充水分。 1、药物使用不当:过量使用退烧药物是导致体温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建议的剂量使用,避免短时间内重复用药。如果体温已经降至正常范围,无需继续使用退烧药物。 2、体质虚弱:某些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或慢性病患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退烧后容易出现过低体温。这类人群在退烧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体温,避免过度降温,同时注意补充营养和水分,增强体质。 3、环境温度过低:寒冷环境可能导致体温迅速下降,尤其是在退烧后身体较为虚弱时。退烧后应保持室内温暖,适当增加衣物或使用保暖设备,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 4、低体温症的处理:如果体温低于36℃,并伴有寒战、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可能是低体温症的表现。此时应立即采取保暖措施,如使用暖水袋、毛毯等,并尽快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静脉输液、加温毯等方式帮助恢复体温。 5、预防措施:退烧过程中应定期监测体温,避免过度依赖药物降温。饮食上可适当补充温热的流质食物,如姜茶、鸡汤等,帮助身体恢复。同时,保持良好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退烧退得过低确实存在一定危险,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合理使用药物、注意保暖、密切监测体温是预防低体温症的关键。如出现严重低温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喝酒后发烧能吃退烧药吗?
喝酒后发烧不建议立即服用退烧药,应先明确发烧原因,再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酒精会影响药物代谢,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甚至引发不良反应。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1、酒精与退烧药的相互作用:酒精会加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可能导致退烧药效果减弱或失效。同时,酒精和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都会对肝脏造成负担,联合使用可能增加肝损伤风险。建议在饮酒后至少等待6-8小时再考虑服用退烧药。 2、发烧的可能原因:喝酒后发烧可能与酒精引起的血管扩张、脱水或免疫反应有关,也可能是感染或其他疾病的症状。如果发烧伴随头痛、呕吐、腹痛等症状,需警惕酒精中毒或急性胰腺炎等严重情况。 3、处理方法:轻度发烧体温低于38.5℃可通过多喝水、休息和物理降温如冷敷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必要时开具安全有效的退烧药物。 4、预防措施:饮酒后注意补充水分,避免空腹饮酒,控制饮酒量。若已知对酒精敏感或患有慢性疾病,应尽量避免饮酒,以减少发烧和其他健康风险。 喝酒后发烧需谨慎处理,避免盲目用药,及时就医是确保安全的关键。通过了解酒精与药物的相互作用,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健康风险。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热门标签

气胸 错构瘤 甲沟炎 低体重儿 关节结核 肾细胞癌 脊髓性肌萎缩 急性冠脉综合征 泌尿生殖系滴虫病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