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87人阅读
插上胃管后喂水出现呛咳可能与胃管位置异常、吞咽功能失调、胃食管反流、误吸或神经损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胃管位置、改变喂食方式、使用药物干预等措施缓解。
胃管位置异常是呛咳的常见原因。胃管尖端未正确到达胃部而误入气管或食管上段时,液体可能刺激呼吸道引发呛咳。此时可能伴随呼吸急促、声音嘶哑等症状。需通过X光确认位置,必要时重新置管。吞咽功能失调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脑卒中后咽喉肌协调障碍,喂水时无法有效关闭气道。这类患者常存在饮水费力、流涎等表现。建议采用稠厚液体喂养,配合吞咽康复训练。
胃食管反流导致呛咳时,患者可能出现烧心感、反酸等症状。与胃管刺激贲门松弛有关,可抬高床头30度喂食,喂后保持体位1小时。误吸性呛咳常见于昏迷或咳嗽反射减弱者,液体进入肺部可能引发发热、痰鸣音等肺炎征兆。需立即停止喂食并吸痰,严重时需抗生素治疗。神经损伤如喉返神经麻痹时,声门闭合不全导致呛咳,可能伴有发声困难,需评估后考虑鼻空肠管替代喂养。
日常护理需注意喂食前确认胃管位置,每次喂注量不超过200毫升,速度控制在10毫升/分钟。选择30-45度半卧位姿势,喂食后维持体位30分钟以上。观察痰液性状,定期更换固定胶布防止移位。若频繁呛咳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管饲并就医排查肺炎等并发症。长期管饲者建议定期复查营养指标与吞咽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