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40人阅读
狂躁症患者的家人应注意保持环境稳定、避免刺激、监督用药、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狂躁症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情绪高涨、活动增多、睡眠减少等症状,家属的配合对病情控制至关重要。
1、保持环境稳定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生活空间,减少噪音和杂乱物品的干扰。维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固定用餐、睡眠和活动时间,避免频繁改变生活节奏。家中可设置柔和的灯光和舒缓的色彩装饰,避免使用鲜艳刺眼的色调刺激患者情绪。
2、避免刺激与患者交流时保持平和语气,避免争论或过度批评。限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的摄入,减少观看激烈内容的影视节目。重要决定应推迟到患者情绪稳定后再讨论,发病期间不安排长途旅行或大型社交活动。
3、监督用药协助患者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碳酸锂缓释片、丙戊酸钠片等心境稳定剂,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手抖、口渴等不良反应。妥善保管药物防止过量服用,使用分药盒帮助记忆。定期陪同复诊,向医生反馈用药效果和副作用情况。
4、观察症状变化记录患者情绪波动、睡眠时长、消费行为等细节,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生。警惕自杀风险信号如突然分发财物、交代后事等行为。准备紧急联系人名单,包括主治医师、心理咨询师和附近医院的联系方式。
5、寻求专业帮助参加家属支持小组学习应对技巧,掌握危机干预方法。当患者出现伤人毁物、绝食等危险行为时,立即联系精神科急诊。长期护理中可结合家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方式,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
家属需注意自身心理健康,定期进行放松活动如散步、冥想等,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保持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与其他家庭成员轮流承担照护责任。学习疾病知识有助于理解患者行为,避免将症状表现个人化。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在照顾患者的同时维护家庭正常运转。长期照护过程中可定期与医生讨论调整护理方案,关注最新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