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25人阅读
肌腱炎可能自行恢复,但需根据损伤程度和护理措施综合判断。肌腱炎是肌腱组织的无菌性炎症,通常由过度使用、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
轻度肌腱炎在充分休息和正确护理下可能自行缓解。减少患处活动、避免重复性动作有助于减轻肌腱负担。冰敷可缓解局部肿胀疼痛,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佩戴支具或弹性绷带能提供外部支撑,降低肌腱张力。适度拉伸和强化训练可促进肌腱修复,但需在疼痛缓解后进行。
严重肌腱炎通常需要医疗干预才能恢复。持续疼痛超过两周或影响日常活动时,可能存在肌腱部分撕裂或慢性纤维化。伴随关节活动受限、夜间静息痛或局部明显肿胀时,提示炎症反应较重。糖尿病患者、免疫低下人群及老年人肌腱修复能力较差,自愈概率较低。长期未治疗的慢性肌腱炎可能发展为肌腱钙化或永久性结构损伤。
建议出现肌腱炎症状后及时调整活动方式,观察3-5天若无改善应就医检查。医生可能建议超声波治疗、冲击波治疗等物理疗法,或开具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抗炎药物。慢性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局部注射治疗或手术松解。恢复期间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有助于胶原蛋白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