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80人阅读
脚崴了通常需要看骨科或急诊科,可能与踝关节扭伤、韧带损伤、骨折、肌腱炎、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1、骨科骨科是处理骨骼、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专科。脚崴后若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能存在踝关节扭伤或韧带撕裂。骨科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结合X光、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明确损伤程度。轻度扭伤可通过弹性绷带固定配合冷敷处理,严重韧带损伤可能需要支具固定或关节镜手术修复。伴随骨挫伤或隐匿性骨折时需石膏固定4-6周。
2、急诊科当脚崴伴随剧烈疼痛、明显畸形、无法负重行走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排除骨折或关节脱位。急诊医生会优先进行患肢制动和疼痛管理,通过DR片快速判断是否存在腓骨远端骨折、距骨骨折等急症。开放性损伤还需清创缝合预防感染。急诊处理后会根据病情转诊至骨科或运动医学科进一步治疗。
3、运动医学科反复脚崴或运动损伤患者可就诊运动医学科,该科室擅长处理慢性踝关节不稳、距腓前韧带重建等运动系统问题。医生可能建议超声引导下PRP注射促进韧带修复,或通过平衡训练改善本体感觉。长期踝关节积液者需关节镜下滑膜清理术。
4、康复医学科急性期过后的康复阶段可至康复医学科,通过冲击波治疗缓解软组织粘连,配合踝泵运动、抗阻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对于遗留步态异常者,康复师会定制矫形鞋垫纠正生物力学异常。低频电刺激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中医骨伤科中医骨伤科可采用手法复位调整错位的小关节,外敷活血化瘀膏药如消痛贴膏。针灸取解溪、昆仑等穴位缓解肿胀,内服桃红四物汤促进组织修复。但严重结构性损伤仍需优先进行西医影像学评估。
脚崴后48小时内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制动,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每2小时冰敷15-20分钟。恢复期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硬的鞋子,运动前充分热身并佩戴护踝。若肿胀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皮肤淤紫扩散,提示可能存在韧带完全断裂,须及时复查影像。日常可进行提踵训练增强踝周肌肉力量,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