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83人阅读
脚小指趾骨基底部骨折多数情况下无须手术,少数严重移位或关节面受累时需要手术干预。趾骨基底部骨折通常由直接外力撞击、挤压伤或运动损伤引起,建议及时就医评估骨折稳定性。
无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配合抬高患肢减轻肿胀,避免负重活动。骨折初期可冷敷缓解疼痛,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
当骨折端移位超过2毫米、累及关节面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时需手术复位。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或微型钢板螺钉固定术恢复解剖结构,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关节面严重粉碎者可能需关节融合术,术后康复期延长至8-12周,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
恢复期间应保持高钙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软胶囊促进骨愈合,避免吸烟饮酒影响血供。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减少局部摩擦,夜间睡眠可用软垫分隔脚趾。若出现患肢麻木、皮肤发紫或固定器松动需立即复诊,定期随访至骨折线完全消失方可逐步恢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