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61人阅读
接吻一般不会传染唇炎,但若存在口腔黏膜破损或病原体感染时可能发生传播。唇炎主要分为非感染性与感染性两类,传染性风险取决于具体类型和个体免疫状态。
非感染性唇炎如接触性唇炎、光化性唇炎等通常不会通过接吻传播。这类唇炎多由物理刺激、过敏反应或紫外线照射引发,表现为唇部干燥脱屑、红肿疼痛,但不存在病原体感染基础。日常避免舔唇、使用含羊毛脂的润唇膏、减少辛辣食物摄入可缓解症状。若反复发作需排查过敏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
感染性唇炎如疱疹性唇炎、念珠菌性唇炎存在理论上的接触传播可能。单纯疱疹病毒1型可通过唾液和皮肤接触传播,当一方处于疱疹发作期时,接吻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免疫力低下者。临床表现为簇集性水疱伴灼痛,可遵医嘱口服阿昔洛韦片或外用喷昔洛韦乳膏。真菌性唇炎常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口腔念珠菌可经密切接触传播,需配合制霉菌素含漱液或氟康唑胶囊治疗。
保持口腔卫生、避免与活动期感染患者密切接触是主要预防措施。若接吻后出现唇部灼热、水疱或白膜,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日常护理需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避免共用唇部化妆品,发作期间暂停食用过热或酸性食物以减轻黏膜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