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48人阅读
心肺复苏时是否需要人工呼吸需根据施救者能力和患者情况决定。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可仅进行胸外按压,专业施救者或条件允许时应配合人工呼吸。
对于非专业施救者,持续胸外按压是核心措施。单纯胸外按压能维持基本血液循环,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通气效率低下。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施救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断,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该方法适用于成人突发心脏骤停且施救者未掌握人工呼吸技能的情况。
专业施救者或经过培训人员建议采用30:2的按压通气比。开放气道后,每次人工呼吸持续1秒,观察到胸廓隆起即可。溺水、窒息等缺氧性心脏骤停患者必须配合人工呼吸。使用防护面罩可降低感染风险。儿童心脏骤停因多由呼吸问题引发,同样需要联合施救。高质量心肺复苏需保证按压深度充分、回弹完全,避免过度通气。
心肺复苏后需监测患者意识、呼吸及脉搏变化,及时清理口腔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定期参加急救培训能提升施救效果,公共场所应完善AED配置。施救时注意自身防护,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可显著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