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75人阅读
手足口病可通过居家隔离、分室居住、物品消毒、避免接触、症状监测等方式进行隔离。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
1、居家隔离确诊手足口病后应严格居家隔离,避免前往幼儿园、学校等公共场所。隔离期间患者需单独使用卧室,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共处时间。隔离期通常持续至所有疱疹结痂脱落,一般需要7-10天。
2、分室居住患者应单独居住通风良好的房间,婴幼儿需由固定监护人照料。房间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照料者接触患者前后需用流动水洗手,避免与其他儿童共用生活空间。
3、物品消毒患者使用的餐具、玩具、衣物等需单独清洗消毒。耐高温物品可煮沸消毒15分钟,不耐高温物品可用含氯消毒剂浸泡。被分泌物污染的床单、毛巾等应每日更换,使用60℃以上热水洗涤。
4、避免接触隔离期间禁止与患者拥抱、亲吻或共用餐具。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需用纸巾遮掩口鼻,分泌物需密封处理。家中其他儿童应暂时避免探视,孕妇及免疫力低下者需特别注意防护。
5、症状监测每日测量体温并观察疱疹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痊愈后仍应继续观察1周,患者粪便中病毒可能持续排出2-4周,排便后需彻底清洁消毒马桶。
隔离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溃疡疼痛。注意补充水分,可适量饮用绿豆汤、米汤等。患者衣物需阳光暴晒消毒,居家环境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桌面等高频接触部位。痊愈后建议对患者居住房间进行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