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40人阅读
提高胃癌治愈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和综合管理。胃癌的预后与发现时机、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及患者自身状况密切相关,主要干预措施包括胃镜筛查、手术切除、辅助放化疗、靶向治疗以及营养支持等。
1、早期筛查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金标准,建议高危人群每1-2年进行胃镜检查。高危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病史、胃癌家族史等。早期胃癌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微创方式根治,5年生存率超过90%。
2、规范手术进展期胃癌需行根治性手术,包括全胃或部分胃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病理分期将决定后续治疗方案,手术质量直接影响复发概率。
3、辅助治疗根据病理分期选择术后辅助化疗,常用方案含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药物。局部晚期患者可能需联合放疗。HER2阳性患者可加用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这些措施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4、营养干预胃癌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术后需分阶段调整饮食。初期选择肠内营养粉剂,逐步过渡至低脂高蛋白饮食。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12、铁剂等,维持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有助于治疗耐受性。
5、全程管理建立术后5年随访计划,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关注心理状态,通过认知行为干预缓解焦虑抑郁。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这些综合措施对改善长期预后具有协同作用。
胃癌治疗需多学科团队协作,患者应选择具备丰富经验的医疗中心。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选择易消化食物如鱼肉、蒸蛋、软烂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术后遵医嘱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不明原因消瘦、黑便等症状时需及时复诊。通过系统化治疗和科学康复,多数早期胃癌可获得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