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57人阅读
颈椎病患者可通过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等方式进行电疗。颈椎病通常由颈椎退行性变、长期姿势不良、颈部外伤、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原因引起。
1、低频脉冲电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通过0-1000Hz电流刺激神经肌肉,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肌肉痉挛。该疗法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促进炎症消退。治疗时需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电流强度,单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禁忌证包括皮肤破损、心脏起搏器植入及癫痫病史患者。
2、中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采用1-100kHz交流电,穿透力强于低频电流,可作用于深层肌肉组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导致的头晕症状有改善作用,能松解粘连组织并减轻神经压迫。治疗时需避免电极直接置于颈椎棘突,建议配合热敷增强疗效。急性期颈椎病患者慎用该疗法。
3、高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利用100kHz以上电磁波产生热效应,适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辅助治疗。通过深部热疗可缓解椎管内水肿,但需严格控制温度避免烫伤。治疗前后应监测肢体感觉运动功能,出现异常需停止治疗。禁忌证包括金属内固定术后、出血倾向及恶性肿瘤患者。
4、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该疗法借助直流电将药物离子经皮肤导入病灶,常用药物如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适用于神经根水肿明显的急性发作期,能靶向递送抗炎镇痛药物。治疗时需注意电极极性匹配,皮肤过敏者禁用。每次药物导入量不超过5ml,疗程间隔48小时以上。
5、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疗法通过表皮电极刺激感觉神经纤维,阻断疼痛信号传导。对颈型颈椎病的慢性疼痛效果显著,可调节刺激参数产生即刻镇痛作用。便携式设备允许患者居家使用,但每日总时长不宜超过4小时。避免用于颈动脉窦区域,以防引发血压波动。
颈椎病电疗期间应保持颈部制动,使用记忆枕维持颈椎生理曲度。避免长时间低头或突然转头动作,可配合颈椎牵引增强疗效。治疗2周后未缓解需复查MRI,排除脊髓压迫等手术指征。日常建议进行游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加强颈背肌群锻炼。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控制每日屏幕使用时间不超过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