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湿疹

宝宝湿疹,有用过,婴宝软膏吗?好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尚剑 住院医师
江西省新建县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糖皮质激素软膏有哪些?

糖皮质激素软膏主要有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糖皮质激素软膏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减少渗出的作用,适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

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属于弱效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等疾病。该药物能减轻皮肤炎症反应,缓解瘙痒和红肿症状。使用时应避免长期大面积涂抹,以免引起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2、糠酸莫米松乳膏

糠酸莫米松乳膏属于中效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该药物具有较强抗炎作用,能有效缓解皮肤炎症和瘙痒。面部等皮肤薄嫩部位使用时需谨慎,连续使用不宜超过两周。

3、卤米松乳膏

卤米松乳膏属于强效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治疗顽固性湿疹、银屑病等慢性皮肤病。该药物抗炎作用显著,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儿童及面部皮肤应避免使用。

4、丙酸氟替卡松乳膏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属于中强效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炎症性皮肤病。该药物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皮肤红肿和瘙痒症状。使用时应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

5、地奈德乳膏

地奈德乳膏属于中效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该药物抗炎效果较好,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儿童和面部短期使用。但仍需遵医嘱控制使用剂量和疗程。

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时应注意,不同效价的药物适用于不同部位和严重程度的皮肤病。弱效药物可用于面部和儿童,强效药物适用于顽固性皮肤病但不宜长期使用。所有糖皮质激素软膏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增减用量或延长疗程。用药期间如出现皮肤灼烧感、刺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同时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患处,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有助于病情恢复。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烫伤可以用红霉素软膏涂吗?

烫伤一般可以涂红霉素软膏,但仅适用于轻度烫伤且无破溃的情况。红霉素软膏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成分为红霉素,具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对于皮肤完整的一度烫伤或浅二度烫伤,可在清洁创面后薄涂软膏,形成保护层避免细菌侵入。若烫伤后出现水疱破溃、渗液或深度损伤,则不建议自行使用红霉素软膏,需及时就医处理。

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温,避免使用冰块或牙膏等刺激性物质。红霉素软膏不能替代专业烫伤药膏,如磺胺嘧啶银乳膏等。若烫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位于面部或关节处,或伴有发热、红肿加剧等症状,须立即前往烧伤科就诊。

日常处理烫伤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阳光直射。恢复期间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的摄入,促进皮肤修复。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尿素软膏可以长期用吗?

尿素软膏一般不建议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依赖。

尿素软膏主要成分为尿素,具有保湿、软化角质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皮肤干燥、鱼鳞病、手足皲裂等。短期使用可改善皮肤屏障功能,但长期连续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变薄、敏感或局部刺激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灼热感、瘙痒或红斑等不良反应。对于角化异常性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周期性使用,避免不间断涂抹。皮肤屏障修复后应逐步减少用药频率,转为常规保湿护理。

日常护理建议配合温和清洁、减少热水烫洗,并使用无刺激的保湿霜维持皮肤水分。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尿道口痒用红霉素软膏?

尿道口痒可以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但需明确病因后针对性用药。红霉素软膏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浅表皮肤感染有一定效果。

尿道口痒可能与细菌性尿道炎、外阴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因素有关。细菌感染时可能伴随尿频、尿痛或分泌物增多,湿疹或皮炎常伴有局部红肿、脱屑。红霉素软膏仅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症状,对真菌性感染如念珠菌性尿道炎无效,滥用可能加重病情。其他可选药物包括克霉唑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但需经医生诊断后选择。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刺激。

出现尿道口瘙痒建议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或皮肤科,通过分泌物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不可自行长期使用抗生素药膏。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饮食,穿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氟尿嘧啶软膏的作用?

氟尿嘧啶软膏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和浅表性基底细胞癌等皮肤疾病。

氟尿嘧啶软膏是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其主要成分为氟尿嘧啶,能够干扰肿瘤细胞的DNA合成,抑制异常增生细胞的生长。该药膏适用于日光性角化病、鲍温病等癌前病变,以及浅表性基底细胞癌等低恶性皮肤肿瘤。使用时将药膏均匀涂抹于患处,通过局部作用直接抑制病变组织增殖。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灼热感、糜烂等局部反应,通常停药后可逐渐恢复。对于面积较大或深度较深的皮肤病变,可能需要结合冷冻治疗或手术切除等综合治疗手段。

用药期间应避免阳光直射,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出现严重皮肤反应需及时就医评估。

颜克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热门标签

截瘫 疟疾 龋齿 肺损伤 视神经炎 呼吸道异物 慢性荨麻疹 桡骨颈骨折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