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63人阅读
髋关节脱位复位后可通过被动活动、主动活动、抗阻训练、平衡训练、负重训练等方式进行康复锻炼。髋关节脱位通常由外伤、先天性发育不良、关节松弛等因素引起,复位后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开展功能训练。
1、被动活动早期需由康复师或家属辅助完成髋关节屈伸、外展内收等被动活动。使用CPM机进行持续被动关节活动有助于防止关节粘连,每日训练2-3组,每组10-15分钟。被动活动范围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限,可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痉挛。
2、主动活动疼痛缓解后开始无负重下的主动屈髋、伸膝训练。仰卧位进行空中自行车动作,坐位练习膝关节屈伸,每组动作重复10-15次。此阶段可配合超声波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突然的旋转或内收动作。
3、抗阻训练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采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仰卧位用弹力带固定足部做髋外展训练,侧卧位进行蚌式开合运动,每组8-12次。训练前后需评估关节稳定性,出现弹响或不适需立即停止。
4、平衡训练单腿站立训练从扶墙过渡到无支撑,每次维持30秒。使用平衡垫进行重心转移训练,逐步增加不稳定平面难度。训练时需有保护措施,避免跌倒造成二次损伤。
5、负重训练影像学确认愈合后开始部分负重行走,初期使用助行器分担体重。从20%体重负荷开始,每周增加10%-15%,6-8周后过渡到完全负重。期间定期复查X线片,出现关节间隙异常需调整训练计划。
康复期间需保持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每日饮用300-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避免跑跳、深蹲等冲击性运动,睡眠时双腿间夹枕头维持中立位。定期复查髋关节MRI评估软组织修复情况,若出现夜间静息痛或关节交锁需及时就诊。康复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训练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