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01人阅读
拉肚子可能会引起低血压,但并非所有拉肚子患者都会出现低血压。拉肚子通常由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严重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进而诱发低血压。若腹泻较轻且及时补液,一般不会出现低血压。
拉肚子时大量水分和电解质通过粪便丢失,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容量不足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随之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视物模糊等低血压症状。腹泻伴随呕吐会进一步加重体液丢失,增加低血压风险。轻度腹泻患者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适量饮用淡盐水可预防低血压。
部分人群腹泻后更易发生低血压,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体质虚弱者。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体液调节能力减弱,腹泻后更易出现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腹泻时可能并发酮症酸中毒,加重脱水程度。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容量不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这类人群腹泻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静脉补液治疗。
腹泻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突然起身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可少量多次饮用含电解质的液体,如口服补液盐、米汤、淡盐水等。避免进食高糖、高脂、刺激性食物。若出现持续头晕、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严重脱水表现,或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给予静脉补液、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