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40人阅读
老年人低血压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严重低血压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致命风险。低血压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需结合具体病因评估危险性。
生理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年人,血压长期偏低但无不适症状,这种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日常注意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坐起休息片刻再站立。饮食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前驱症状应立即平卧。
病理性低血压需警惕急性失血、严重感染、心力衰竭等危急情况。这类低血压常伴随皮肤湿冷、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某些降压药物使用过量也会导致血压骤降,特别是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联合使用时。存在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建议老年人定期测量立卧位血压,记录血压波动规律。日常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暴晒。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可适量食用山药、龙眼等药食同源食材。若反复出现晕厥或血压持续低于90/60毫米汞柱,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完善动态血压监测、心脏超声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