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64人阅读
老年人一天没小便是否要紧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若饮水不足或出汗较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通常无须过度担忧;但若伴随腹胀、腰痛或无尿等症状,可能与泌尿系统梗阻、肾功能异常等疾病相关,需及时就医。
生理性原因多见于水分摄入不足或体液流失过多。夏季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腹泻导致脱水,或老年人因行动不便刻意减少饮水,均会使尿量暂时性减少。此时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补充淡盐水观察排尿情况,通常24小时内可恢复。部分服用利尿剂的老年患者突然停药也可能出现尿量减少,调整用药后多能缓解。
病理性原因需警惕泌尿系统急性梗阻或肾功能损害。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能出现尿潴留,表现为下腹膨隆但无法排尿;肾结石移动可能阻塞输尿管,引发腰部绞痛伴无尿;急性肾衰竭时尿量会骤减,常伴随水肿、恶心等症状。心功能不全导致循环血量不足,或糖尿病高渗状态引发渗透性利尿后的少尿期,均属于危急情况。
建议老年人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分次少量饮用。出现24小时无尿且补充水分无效时,应立即排查是否存在尿道梗阻,可通过导尿解除急性尿潴留。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预防褥疮,监测尿量变化。日常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气味异常,定期进行肾功能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合并慢性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