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64人阅读
老人膝盖髌骨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髌骨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骨质疏松、肌肉牵拉、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
1、制动固定髌骨骨折后需立即停止活动,使用支具或石膏托固定膝关节。固定范围需覆盖大腿中段至小腿中段,保持膝关节伸直位。固定期间避免负重行走,防止骨折端移位。若肿胀明显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具体需根据复查X线结果调整。
2、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存在骨质疏松者可配合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开放性骨折需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药物使用期间需监测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物理治疗急性期48小时后可开始局部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肿胀消退后改用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促进血液循环。骨折愈合中期可进行超声波治疗,加速骨痂形成。物理治疗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
4、手术治疗对于移位明显的粉碎性骨折,通常需行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或髌骨爪固定。严重粉碎骨折可能需部分髌骨切除术。术后需保持伤口干燥,定期换药。手术适应证需由骨科医生评估骨折类型及患者全身状况后确定。
5、康复训练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膝关节屈伸训练,初期采用被动活动,后期增加抗阻练习。可进行直腿抬高、坐位屈膝等动作,配合水疗或功率自行车训练。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暴力牵拉。训练后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需暂停活动并就医复查。
髌骨骨折恢复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800-1000毫克钙质,多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及深绿色蔬菜。卧床期间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固定物松动、伤口渗液等异常需及时就诊。康复后期可借助助行器逐步恢复行走功能,避免剧烈跑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