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86人阅读
大便是黑色的可能与上消化道出血、食用含铁食物或药物、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等因素有关。黑色大便通常表现为柏油样便,可能伴随腹痛、呕血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止血、抑酸、护肝等治疗措施。
1、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黑便最常见的原因,血液在肠道内氧化后形成硫化铁导致大便变黑。可能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呕血、心悸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云南白药胶囊止血,严重时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干预。
2、含铁食物或药物食用动物血制品、猪肝或服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补铁药物后,铁元素在肠道内氧化可导致黑便。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改变,停止摄入相关食物或药物后2-3天大便颜色可恢复正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注意与病理性黑便鉴别。
3、胃溃疡胃溃疡侵蚀血管可能导致慢性出血,血液经肠道消化后形成黑便。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有关,常伴餐后上腹痛。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检测,治疗需联合使用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和克拉霉素片根除幽门螺杆菌。
4、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时血液混合消化液进入肠道,经细菌作用产生硫化铁导致黑便。疼痛多发生于空腹时,进食可缓解。确诊需胃镜检查,治疗需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酸,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出血量大时需内镜下止血。
5、肝硬化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可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形成黑便。患者多伴有蜘蛛痣、腹水等体征。需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降低门脉压力,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减少氨吸收,必要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发现黑便时应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出血。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禁止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若黑便持续2天以上或伴随头晕、冷汗等休克表现,须立即就医完善血常规、胃镜等检查。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定期监测大便潜血,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家庭成员应共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