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55人阅读
慢性肾病患者常伴随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主要与肾功能减退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活性维生素D合成不足等因素有关。慢性肾病引起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能引发骨病、血管钙化等并发症。
慢性肾病进展时,肾脏排泄磷的能力下降,血磷水平升高会直接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同时受损的肾脏无法将25-羟维生素D转化为活性形式1,25-二羟维生素D,导致钙吸收减少。低血钙进一步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形成持续性激素分泌亢进。长期甲状旁腺激素升高会加速骨吸收,引发纤维性骨炎、骨质疏松等肾性骨营养不良,同时钙磷在血管壁沉积可能造成心血管钙化。
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能出现甲状旁腺自主性增生,此时激素水平不受血钙调控,称为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这种情况通常需要手术切除增生的甲状旁腺组织。血液透析患者还需通过限制高磷饮食、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镧咀嚼片、司维拉姆片等控制血磷,并配合骨化三醇胶丸等活性维生素D类似物治疗。
慢性肾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严格控制每日磷摄入量在800-1000毫克。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坚果等高磷食物,选择低磷蛋白来源如蛋清、禽肉。适当补充钙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止异位钙化。维持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骨代谢,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骨折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