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67人阅读
每天晚睡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睡眠中猝死,但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等猝死相关风险。猝死通常与潜在的心脏疾病、呼吸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
睡眠不足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健康。短期熬夜主要导致疲劳、注意力下降等反应,身体通过代偿机制维持基本功能。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干扰自主神经调节,造成血压波动和心率异常。持续睡眠剥夺可能影响糖代谢和炎症因子水平,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这些变化可能加重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但对健康人群的直接影响有限。
存在基础疾病时风险显著增加。患有未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长QT综合征等遗传性心脏病者,睡眠紊乱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缺氧状态下,晚睡可能加重夜间呼吸事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不足可能加剧心室重构。这些情况可能成为猝死的诱因,但需要与基础疾病共同作用。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降低健康风险。建议每日保证6-8小时睡眠,避免连续熬夜。存在胸闷、夜间憋醒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睡眠监测等检查。改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评估睡眠质量。健康人群无需过度担忧猝死风险,但需重视睡眠对整体健康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