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32人阅读
脑出血病人最佳睡姿为侧卧位,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仰卧位或俯卧位。脑出血后体位管理需结合病情稳定性、出血部位及颅内压情况调整,以降低窒息风险并促进静脉回流。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建议采取健侧卧位,即未受出血影响的一侧身体朝下。这种体位能防止舌根后坠阻塞气道,减少误吸概率,尤其适用于伴有意识障碍或呕吐症状者。头部需用枕头适度垫高,与躯干呈15-30度夹角,有助于降低颅内静脉压力。若患者存在偏瘫,需在瘫痪侧肢体下方放置软垫,避免关节受压。需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预防压疮形成,翻身时需固定头部保持颈部中立位。
恢复期患者可尝试半卧位与侧卧位交替。半卧位时背部抬高45-60度,膝下垫软枕保持屈髋屈膝,减轻腹腔压力对颅内的影响。若出血位于小脑或脑干,需严格保持头部正中位,避免旋转或前屈动作。合并颈椎损伤者需使用颈托固定,睡眠时采用轴线翻身法。对于气管切开患者,需在肩部垫高保持头颈伸展,确保气道通畅。所有体位调整均需监测血氧饱和度与呼吸频率变化。
脑出血患者日常护理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突然移动头部。饮食以低盐、高蛋白流质为主,分次少量喂食。康复阶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肢体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训练。定期监测血压与瞳孔变化,发现嗜睡或呕吐加重时立即就医。家属需学习正确翻身技巧,避免拖拽患侧肢体,床垫应选用减压材质以减少皮肤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