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26人阅读
脑瘫肌张力高的患者能否走路需根据肌张力严重程度和康复情况综合判断。部分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可独立行走,严重者需借助辅助工具或无法行走。
肌张力轻度增高的脑瘫患者经过系统康复训练后,通常能逐步改善运动功能。物理治疗如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协调练习可降低肌张力,配合矫形器使用能纠正异常步态。部分患者需长期使用踝足矫形器或步行器辅助,但可完成短距离移动。早期干预对改善行走能力尤为重要,水疗、马术治疗等特色康复手段能缓解肌肉痉挛。
肌张力重度增高伴随关节挛缩时,患者往往丧失自主行走能力。此类情况常见于痉挛型脑瘫,因锥体束损伤导致持续性肌张力亢进。跟腱挛缩、髋关节内收等继发畸形会进一步限制下肢活动,即使进行跟腱延长术等矫形手术,仍可能需依赖轮椅。部分患者通过巴氯芬泵植入或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可减轻痉挛,但功能改善有限。
脑瘫患者应定期评估运动功能,制定阶梯式康复计划。家长需坚持协助患儿进行每日牵拉训练,避免肌肉挛缩加重。选择防滑鞋、加重步行器等适配辅具能提升移动安全性,必要时可咨询康复工程师进行家居环境改造。营养方面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维持骨骼健康有助于运动功能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