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83人阅读
脑血管病一般不会直接引起鼻子流血,但某些脑血管病相关因素可能间接导致鼻出血。鼻出血常见于鼻腔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脑血管病患者的鼻出血多与用药、血压波动等因素有关。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鼻腔小血管压力增高,在打喷嚏、擤鼻涕等动作时诱发鼻出血。脑血管病患者常需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这类药物可能延长出血时间,增加鼻黏膜破损后的出血概率。部分脑血管意外患者因吞咽功能障碍需长期留置鼻饲管,可能反复摩擦鼻腔黏膜导致损伤性出血。
极少数情况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血管畸形疾病可能同时累及脑部和鼻腔血管,但这类情况通常伴有皮肤黏膜多发出血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特殊脑血管病变可能引起眼眶及鼻腔周围静脉压力异常升高,表现为单侧顽固性鼻出血伴眼球突出,需通过血管造影确诊。
脑血管病患者出现鼻出血时应及时按压鼻翼止血,测量血压并记录出血量。反复鼻出血或出血难以控制时需排查血液系统疾病,调整抗凝药物使用方案。日常保持鼻腔湿润,避免用力擤鼻,高血压患者需规律监测血压。若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警惕脑血管事件加重,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