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54人阅读
尿道下裂手术后漏尿可通过尿道修复术、尿道扩张术、留置导尿管、抗感染治疗、膀胱训练等方式治疗。尿道下裂手术后漏尿通常由手术缝合不严密、尿道狭窄、尿道感染、膀胱功能未恢复、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尿道修复术尿道修复术适用于术后尿道瘘或尿道缺损导致的漏尿。手术需重新缝合尿道缺损部位或采用组织移植修复。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尿道修复术可能与尿道局部血供不足、术后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液从异常通道渗出、会阴潮湿等症状。
2、尿道扩张术尿道扩张术用于解决尿道狭窄引起的漏尿。通过定期扩张尿道探条改善排尿通畅度。治疗期间需配合抗炎药物预防感染。尿道狭窄可能与瘢痕增生、术后炎症反应有关,常伴随排尿费力、尿线变细等症状。
3、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管可暂时分流尿液促进尿道愈合。需定期更换导尿管并消毒尿道口。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可能引发尿路感染,需监测尿液性状。膀胱功能未完全恢复时,导尿管能减轻尿道压力。
4、抗感染治疗术后尿路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左氧氟沙星片、三金片等药物。感染控制后漏尿症状可能缓解。尿路感染可能与导尿管使用、伤口污染有关,常出现尿频尿急、尿液浑浊等症状。
5、膀胱训练膀胱功能训练帮助恢复排尿控制能力。通过定时排尿、盆底肌锻炼改善尿控。训练期间需记录排尿日记评估效果。膀胱功能失调可能与术后神经反射未恢复有关。
术后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避免憋尿和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多饮水稀释尿液。观察漏尿频率和尿量变化,若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需复查。按医嘱定期进行尿道造影或超声检查评估恢复情况。家长需协助儿童做好术后护理,监督用药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