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93人阅读
尿道下裂术后结痂严重属于常见现象,通常与手术创面愈合过程有关。术后1-2周内局部可能出现血痂、分泌物凝结等正常愈合反应,但需警惕感染或愈合不良等异常情况。
尿道下裂手术会形成人工尿道和皮肤切口,创面在修复过程中会经历炎症期、增生期和重塑期。术后初期创口渗液与血液混合易形成结痂,尤其在阴茎弯曲矫正或尿道成形部位更为明显。儿童患者因摩擦或尿液刺激可能加重结痂,家长需每日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洗,避免强行剥离。正常结痂呈暗红色或黄褐色,边缘无红肿渗液,随着新生上皮生长会自然脱落。
若结痂伴随持续疼痛、脓性分泌物、创面开裂或发热,可能提示继发感染或尿道瘘。使用可吸收缝线者可能出现线结反应,表现为局部硬结伴黄色分泌物。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愈合延迟时,结痂可能增厚发黑。术后3周以上未脱落且影响排尿的结痂,需由医生评估是否进行清创处理。
术后应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使用无菌敷料隔离尿液刺激。选择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面出血。饮食需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按医嘱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尿道通畅度。出现排尿困难、结痂异味或发热症状时应及时返院检查。